曾凡博失亚洲杯引热议,媒体呼吁主动培养新人。
北京时间7月20日,中国篮协在官方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令人遗憾的消息。曾凡博因在CBA季后赛中遭遇腰椎横突骨折的伤病,其恢复情况并未达到随中国男篮出征亚洲杯的标准。因此,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暂时缺席亚洲杯的比赛。这一决定意味着他将返回自己的俱乐部,继续进行康复训练,以期早日重返赛场。
对此,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尽管曾凡博积极地进行复健,但中国男篮医务组的评估结果却是他的伤病恢复情况尚未达到出战亚洲杯的标准。这一决策体现了对运动员健康和奥运备战周期的双重考虑,显示出组织的人性化和远见。然而,这也不禁让人思考,杨瀚森是否也能在后续的官方声明中获得同样的待遇。
紧接着,张镇麟与曾凡博的缺席使得中国男篮的小前锋位置上显得捉襟见肘。朱俊龙将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填补空缺。目前,中国男篮在多个位置上因伤病而人员不整。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被动地接受可能输球的结局,不如主动以年轻球员为主体进行练兵。降低预期,或许能在比赛中发现惊喜。郭士强教练擅长调教球队的纪律性和防守,或许在年轻球员中能够发掘出新的力量。
然而,篮球记者贾磊的点评则更加深入人心。他表示,曾凡博经过近三个月的康复期后,仍然未能达到可以出战比赛的健康状态。这次腰伤对他的影响确实很大,原本他有机会参加NBA夏季联赛并再次向NBA发起冲击,还有机会在亚洲杯上为中国男篮的锋线撑起一片天,但如今却只能无奈地成为看客。有时候,一次伤病真的能改变一个运动员的命运。
同时,其他媒体人和网友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祝福。媒体人三土带刺表示,虽然曾凡博很努力地康复,但恢复的过程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媒体人赵探长则指出,这一届的男篮锋线真是损失惨重。而球迷们则更关注曾凡博的休息和调整,希望他不要冒险复出,影响后续的职业生涯。
网友们的建议也颇具创意,有网友表示如果锋线不行,可以考虑双塔战术,大秋打四号位,杨翰森打五号位。同时,对于四号位的人选,球迷们寄希望于赵嘉义和王俊杰的表现。大家普遍认为,健康是最重要的,中国男篮没有强行让伤员出战的做法值得称赞。
综上所述,尽管面临人员不整和伤病困扰,中国男篮依然需要积极应对,寻找新的战术和策略来应对接下来的比赛。在年轻球员中发掘潜力、降低预期、以练兵为主的心态或许能在未来带来意外的惊喜。同时,也希望所有受伤的球员能够早日康复,重返赛场。